我们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?记者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,《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》于2023年2月25日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投票,并于今日起施行,重点关注规范灵活就业、消除就业歧视等八个方面。
【知英人力】一是明确指导方针和各方责任。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《条例》明确规定,坚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,深化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,加强就业优先政策,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,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,以及用人单位、有关群体组织、社会组织、学校的主要职责;规定宣传指导、区域合作、表彰和奖励。
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和创业支持。为落实就业优先战略,加强就业优先政策,《条例》加强投资、产业、区域、财税、金融、教育、人才等政策对就业的支持,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,增加就业岗位,优化企业就业保障服务,提高就业质量;明确创业扶持措施、创业培训、创业服务、创业载体建设等内容,创业带动就业。
【知英人力】第三,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。根据实践中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因素和就业歧视,《条例》从人力资源服务、就业性别平等、残疾人就业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范;明确传染病患者和传染病病原体携带者的就业权益保护;限制劳动者诊疗记录、医疗检测报告、违法犯罪记录等信息查询。
四是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。为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针对性、专业性和便利性,《条例》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,整合公共就业服务资源,完善服务内容和标准;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和服务团队建设,积极培育人力资源市场;对人力资源信息发布、就业保险登记、就业监测、促进就业资金使用、失业预警储备政策、劳动争议纠纷多元化解决等就业管理内容作出具体规范。
第五,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。为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,提高职业技能,本条例明确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,对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支持、用人单位及相关培训机构职业技能培训、产业教育一体化培训、公共培训、职业技能水平评价及相关补贴措施,促进职业技能的提高,提高就业创业能力。
【知英人力】第六,加强对关键群体的就业援助和就业支持。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关键群体就业,加强底层援助,《条例》明确了就业援助制度的具体要求,加强了就业援助工作。充分发挥公益岗位安置作用,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;完善青年、大学毕业生、退伍军人、残疾人、刑事解释人员等关键群体的就业援助措施。
第七,完善灵活就业促进措施。为发挥灵活就业对稳定就业和保障居民就业的积极作用,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,规范新就业形式的发展,《条例》从灵活就业服务、灵活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、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护等方面细化了保障措施;明确互联网平台企业对新就业形式的合规就业;建立健全新就业形式职工职业伤害保障制度。
八是加强监督管理。为督促落实促进就业职责,加强事中事后监督,《条例》规定了促进就业目标考核、部门监督、资金监督、全国人大监督等。,并对违反招聘信息发布规定、虚构就业信息、玩忽职守等相关违法行为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关注 公众号: “知英人力” 专业人才资源公司竭诚为您服务